4月28日零時起,長春全市逐步解除社會管控,有序恢復正常生產生活秩序。為貫徹落實省市決策部署,落實最新疫情防控措施要求,保障我公司監理的建筑工地安全有序復工復產,按照《吉林省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礎設施工程疫情防控期間開復工指導手冊》中提出幾點要求如下:
一、建立聯防聯控機制
建設單位牽頭組建項目疫情防控指揮部,成員由施工總承包單位、監理單位、專業分包單位、勞務分包單位的項目負責人組成,相關項目負責人為具體責任人,負責施工現場疫情防控工作指揮、協調、保障和對外聯系等工作。指揮部設立疑似病例報告電話,并指定專人負責對接項目所在縣(市、區)疫情防控指揮部、衛生健康、住建等部門和街道、社區及定點醫院,按照項目所在地疫情防控管理要求及時報送有關信息,保證信息渠道暢通。
二、制定防控方案和應急處置預案
項目疫情防控指揮部組織制定項目疫情防控方案和應急處置預案,施工單位制定并落實施工現場疫情防控方案和應急處置預案,填寫并落實疫情防控責任承諾書,對施工現場管理、人員管控、物資儲備和應急處置等作出安排,明確具體要求和措施,并要求項目全體人員認真落實。
三、人員管理符合要求
1、所有進場人員持吉祥碼、行程碼,并符合屬地疫情防控要求方可進入施工現場,嚴格落實“落地即檢”。對參建各方聘用的所有人員進行健康管理,建立“一人一檔”制度,準確掌握人員健康和流動情況。
2、所有進場人員實行實名制管理,真實采集和錄入全部進場人員姓名、身份證號、工種、班組、籍貫、聯系方式等實名信息。
3、所有進入施工區、辦公區、生活區的人員必須佩戴N95口罩,定期進行核酸檢測,每天一次抗原檢測,做到應檢盡檢。每天進行不少于兩次(上工前、下工后或早晚)體溫檢測,凡有發熱、干咳等癥狀的,應禁止其進入,并及時報告和妥善處置。
4、加強與務工人員的溝通聯系,嚴格執行項目所在地人員管控要求,不得在項目之間無組織調配使用勞務人員,原則上使用本地務工人員,不得使用入境人員及來自中高風險地區的人員。
四、施工現場管理達到標準
1、施工現場采取封閉式管理。嚴格施工區、材料加工和存放區、辦公區、生活區等“四區”分離,并設置隔離區和符合標準的一定數量隔離室。現場不具備條件的,應按照標準在異地設置。
2、根據工程規模和務工人員數量等因素,合理配備符合國家及行業標準的醫用N95防護口罩、防護服、護目鏡、一次性手套、消毒用酒精、消毒洗手液、智能體溫檢測設備等疫情防控物資。
3、在施工現場出入口設立電子體溫監測點,施工現場出入口必須安排人員24小時值守,對進場人員及車輛駕駛員進行體溫檢測、登記,查驗出入證、吉祥碼、行程碼,并對進入施工現場的車輛進行消殺。
五、施工現場環境衛生管理滿足條件
1、在衛生健康等部門指導下,對施工現場所有場所進行全面消殺。施工作業區、工地生活區和辦公區內洗手設施能夠正常使用,并應配備消毒洗手液。
2、每天對施工機械、起重機械駕駛室及操作室等密閉狹小空間及長期接觸的部位進行消毒。
3、在公共區域設置標識醒目的廢棄防疫物資專用回收箱(有蓋垃圾桶),嚴禁亂倒垃圾,做好廢棄防疫物資和垃圾分類,每天定時清運廢棄防疫物資和生活垃圾,每6小時對廢棄防疫物資專用回收箱(有蓋垃圾桶)進行消毒。每天按疫情防控規定,對人、物、機械設備和環境進行消殺。
六、質量安全消防檢查符合要求
1、施工單位、監理單位項目負責人及關鍵崗位人員應當到崗履職。
2、建設、施工、監理等單位應完善項目質量保障體系,落實質量責任制度,嚴把“到崗履職關、材料檢測關、過程控制關、質量驗收關”,不得因疫情原因放松質量要求、降低質量標準。
3、工程復工前應當全面開展施工現場質量安全消防隱患排查,質量安全消防隱患未消除或整改不符合要求的,不得開復工。
七、施工組織科學合理
1、根據疫情防控要求及時優化完善施工組織設計、專項施工方案等,采取小規模、分工種、分工序作業的方式,縮小作業單元,將工人按照工作班組、施工區域、宿舍等為基本單元,以可控的規模(一般為10人左右)形成班組單元,減少聚集人數,固化同班組成員,避免頻繁交接班,指定組長專人管理。
2、實行派工單制度,嚴格掌握班組的活動軌跡,做到“易切斷、可溯源”。
3、施工機械等采取專人專用的原則,同時優化施工現場的工序、工藝,并盡可能多的使用信息化技術手段,減少人員接觸、聚集和交叉作業。
八、辦公及生活場所管理符合要求
1、施工現場辦公場所、會議室、宿舍應保持通風,每天至少通風2次,每次不少于30分鐘。
2、盡量降低工地宿舍居住密度,宿舍原則上1-2人一間。根據施工情況可采取錯時上下班,減少聚集風險。生活區遠離施工現場的,要組織專車“點對點”接送施工人員,接送過程中要戴好N95口罩并堅持閉環式管理,嚴禁中途下車。運送車輛保證每天進行消毒一次。
3、工地食堂應嚴格執行衛生防疫規定,嚴禁工地區域飼養、宰殺野生動物、家禽家畜。通過正規渠道購買食品物資,全力把好食品安全關。
4、疫情期間應采取盒餐的形式隔離就餐,盡量使用一次性餐具,嚴禁堂食和集中取餐。
5、定期對宿舍、食堂、盥洗室、廁所等重點場所進行消毒,并加強循環使用餐具清潔消毒管理。
九、應急處置準備充分
1、建立健全疫情防控應急機制,按照項目所在地分區分級標準及時完善應急預案,明確應急處置流程,開展應急演練。建立聯防聯控機制,對接項目所在縣(市、區)疫情防控指揮部、街道社區(鄉鎮)、衛生健康、疾控等部門,全面落實各項疫情防控措施。
2、發生疫情后,應第一時間向項目所在地疫情常態化防控相關部門報告,不得瞞報、漏報,做到第一時間啟動預案、第一時間停工、第一時間封閉現場。
3、當現場人員出現發熱、咳嗽等癥狀時,項目疫情防控指揮部應立即啟動應急處置預案,按照相關規定進行先期處置,安排異常癥狀人員至隔離觀察區域,與現場其他人員進行隔離,并安排專人負責溝通協調疫情防控專業人員的進場引導工作,保障急救通道暢通。
4、積極配合相關部門做好流行病學調查、醫學觀察,對現場進行全面消殺。
5、建設單位按項目所在地疫情防控部門和住房城鄉建設主管部門要求,及時、全面、準確報送疫情防控情況。
十、宣傳教育有序開展
組織開展疫情防控、質量安全、消防安全知識宣傳教育,利用現場展板、網絡、手機終端等方式,督促施工現場人員做好自身防護,做到勤洗手、勤通風、戴口罩,減少人員聚集,提高自我防護意識。宣傳教育應盡量選擇開闊、通風良好的場地,分批次進行,人員間隔不小于2米。